疾病防控
猪场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外科病及产科病。而对猪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病及营养缺乏病。
为了彻底消灭猪的疫病,保障猪群的正常生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饲养管理规范化,
防疫措施制度化,不断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一)、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猪场和养殖户最好做到自己饲养公猪和母猪,自己繁殖仔猪自己育肥,这样既可防止买猪时带进传染病,又可降低养殖成本。引进种猪时尽量从非疫区够入,并经兽医部门检疫,消毒后方可进入。各阶段养猪舍以小单元为最好,这样有利于全进全出,有利于彻底清洗和消毒。
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被猪污染的粪、尿、血液及其分泌物,土壤、用具、畜舍、等要定期消毒,一般规模化猪场一周消毒一次,疫情严重时可3天消毒,应用两种以上消毒药轮换使用,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每次消毒时应将粪尿打扫干净用消毒剂进行喷雾带猪消毒。
三)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根据猪群的免疫状况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季节结合猪场的具体疫情而制定的免疫计划,以下是各猪场通用免疫程序,供参考。
(一)、后备种公猪、母猪
猪瘟:新引进的后备种公猪、母猪,引进后立即注射4-5头份猪瘟疫苗
口蹄疫:每年9月和次年1月注射一次,剂量按说明
乙脑和细小:自留和引进的后备种公猪、母猪配种前一个月必须注射一次,每次1.5头份,细小病毒最好注射两次,间隔15-20天
伪狂犬:自留和引进的后备种公猪、母猪配种前一个月注射两头分,注意与乙脑和细小分开。
(二)、经产母猪
猪瘟:所有经产母猪在配种前注射4-6头份
口蹄疫:每年9月和次年1月注射一次,剂量按说明
伪狂犬:配种前注射1.5头份,临产前30天注射两头份
为了提高母猪免疫效果,提高初生仔猪的整齐度和健壮度可临产25-30天注射8-10毫升亚硒酸钠VE
乙脑:在5月1日-8月30日期间配种的母猪可注射1.5头份
委缩性鼻炎:产前4周注射1.5头份
(三)、种公猪
猪瘟: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5头份
乙脑:每年4月中下旬注射一次,1.5头份
口蹄疫:同母猪
(四)、仔猪免疫
猪瘟:超免,吃乳前1.5小时注射1.5-2头份
初免:20-21天注射2-3头份
终免:60-65天,5-6头份
口蹄疫:40日初免,60日终免(剂量按说明)
副伤寒:28日龄注射
链球菌:30天,发病早可提前到15-16天,2头份
丹毒肺疫:断奶后一周,1.5头份
萎缩性鼻炎:28-30日
驱虫:45-50天驱一次
四)、坚持定期驱虫
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发展,饲养管理水平逐渐提高,猪场的环境和卫生得到明显改善。许多猪场只注重传染病防治,而忽视感染率较高、出现亚临床症状的寄生虫病。寄生虫虽然表现亚临床症状,但同样影响着经济效益,同样影响料肉比和日增重,给猪场造成较大的隐性损失。因此各规模猪常必须加强寄生虫的防治工作,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猪场寄生虫控制模式。
1、规模化猪场常见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肺丝虫、类圆线虫
体外寄生虫:疥满、蜱等
2药物选择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左旋米坐、丙硫米唑
3、化猪场每月用2-3%敌百虫溶液对猪舍、产仔间、保育舍喷雾消毒,杀灭环境寄生虫及虫卵。
4、进猪一周后驱虫一次
5、弓形虫的猪场,每半年用磺胺5甲拌料,每次5-7天
6、皮肤寄生虫用敌百虫喷雾外可肌肉注射等方法
五)、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
坚持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喂猪,保证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创造合适的饲养环境如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等,使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尽量将养猪科学新技术应用在各环节中,如早期补料、补铁、补硒等